時間: 2022-05-20
瀏覽量: 905
現代設計和現代會展被認為是工業革命的產物。設計學在今天已經發展成為一門新興的獨立學科,與之相關的設計產業則被認為是21世紀國際競爭地位的戰略性產業之一。從現代設計發展的演變中,筆者獲得對于未來會展業發展的兩點啟示。
首先,回顧現代設計發展的演變。現代設計發展的演變原因是技術進步、經濟形態發展和社會分工日益細化。和會展業一樣,現代設計的發展歷史并不長。從1850年前后算起,至今不到200年。工業革命的蓬勃發展,讓批量化生產成為可能,隨之產生了大批量消費,進而推動形成了中產階級,又促進了城市化發展。因此,大批量的生產和消費、中產階級的興起和城市化的發展,被認為是現代設計發展的根本依賴。事實上,會展業也與此緊密相關。
1851年,以水晶宮博覽會舉辦為標志,工業時代所奉行的功能主義設計滿足了廣大消費者對物質生活的需求,大機器生產的造物方式和產品思維驅動著生產企業釋放創新動力。可以說,現代設計產業就是以工業產品設計為基礎而形成的產業體系。它包含了以設計創意、產品形態設計為核心的基本過程:在產業鏈的縱向聯結上,逐漸擴大到產品的宣傳、包裝、營銷等環節;在橫向聯系上,涵括了平面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時裝設計等相關行業。然而,不論如何聯結或產生聯系,工業時代的設計主要針對的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有形物質的設計。
2000年前后,互聯網時代開啟。法國社會學家馬克·第亞尼在1998年出版的《非物質社會》中提到“以電腦為中心的生活開辟了一條新的地平線”。現代設計開始進入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體驗設計。過去專注于“產品”的設計范式被打破,從功能導向轉向價值導向。新業態、新技術、新材料和新服務模式的不斷出現,催生了新的設計門類,如服務設計、體驗設計、娛樂設計等諸多非物質設計。從此,現代設計由物質設計跨越到了涵蓋非物質設計的新設計。設計不再僅僅作為一種方法、工具或技術來幫助有形的物質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而是從此有機會運用設計直接創造新價值,并和科技一樣作為創新力量服務于產業創新、城市創新和社會創新。這已經不是模式創新而是范式改變。
到2022年,盡管還不能完全稱之為數字經濟時代,但不可否認,大數據和算力正在成為新的生產資料與工具。我們看到,人的智慧和“非人”的智慧(AI)已經可以相互作用。比如,當下火爆的“元宇宙”,事實上就是運用計算和設計共同創造出來的代表未來可能的虛實共生世界。有趣的是,早在2015年,國際工業設計協會(ICSID)就將自己改名為國際設計組織(WDO),并對設計進行了重新定義:設計旨在引導創新、促發商業成功及提供更好質量的生活,是一種將策略性解決問題的過程應用于產品、系統、服務及體驗的設計活動。
我們發現,設計在這個時代變成了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似乎萬物皆可設計,且有概念泛化的嫌疑。但事實上并沒有,這得益于現代設計發展的演變過程中還擁有一個與之相匹配且不斷被豐富的研究架構,對不同階段的發展和創新都能在學科的實踐和研究中提供理論支持。設計學的研究結構可以從三個層面簡單了解:一是宏觀層面。站在國家或地區的高度,重點研究設計的政策和設計的戰略,對現代設計的發展環境和未來可能進行研究;二是中觀層面。站在設計行業的組織或市場的角度,研究內容涵蓋設計產業、設計價值、設計標準、設計倫理等,從現代設計行業發展的自身進行研究;三是微觀層面。從設計從業者和設計門類的視角出發,對應的研究內容具體為設計的工具、設計的方法、設計的類別和設計的思維,指導現代設計更好地開展實踐。這樣一個研究結構從分層、分類到分對象、分角色,定位十分清晰。
其次,對于會展業的啟示。
一方面,會展定義要與時俱進,不斷融入新概念。現代會展和現代設計一樣,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行業,概念天然會被不斷定義、不斷創新。面對正在改變的世界,會展業的未來關鍵在于打開行業的認知局限,要鼓勵會展業主動和各行業進行交叉融合,既要將焦點放在會展項目和服務本身,也要研究包含人、技術和商業的復雜交互系統。在新的概念體系下,將會展、產業、貿易和消費有機融合,創造會展業新的價值。
另一方面,會展行業要順勢而為,不斷擴展新內容。現代設計的跨越式發展發生在2000年前后的互聯網時代,也在非物質設計的新設計產生后。短短二十多年,設計產業的價值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不再局限行業本身,所形成的設計思想特別是設計的觀念方法和路徑不斷地被應用和實踐于產業和社會領域的創新,真正成為了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展業是否也可以呢?除了努力讓會展業發展跟上時代節奏,是不是可以將會展升華為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用和實踐在地方政府的產業未來發展上,用會展集聚產業資源、促進產業落地;應用和實踐在未來全球貿易的數字能力上,通過技術高精準配對買家和買家,提高貿易成功率;應用和實踐在未來消費領域的服務體驗上,通過打造體驗場景和空間,吸引社群促進消費呢?這些都值得思考和實踐。
來源:中國貿易報 作者:李健